学位论文写作
前言
课程《学术写作与学术规范》的第四篇,是最为重要的一篇。
论文流程
- 文献检索,确定选题
- 确定方案,准备开题
- 数据采集,实验研究
- 中期检查,进度把控
- 补充实验,整理分析
- 撰写论文,反复修改
- 论文送审,准备答辩
准备工作
学位论文撰写前的准备工作:
- 计算和列表:重新检查并核对实验结果
- 绘图:实验结果尽可能用图可视化
- 结论:分析结果,作出解释,得出结论
- 补充实验:收集更多数据,验证实验结论
- 修正结论:分析适用性和例外情况获得新发现
- 整理和记录:去除无可比性数据,记录结果
拟定目录和提纲
目录结构微调:
- 各章节的排列次序是否合理?
- 各章节的内容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?
- 各章节的内容安排是否合乎逻辑?
- 各章节的标题命名是否清晰合理?
完成初稿
根据审核后的提纲撰写初稿:
- 一气呵成
- 莫追求完美
- 初稿写完后,再通篇阅读,思考如何修改
修改论文
题目推敲
- 确切概括论文的性质与内容
- 简短、易读、易懂,但又不过于简单,空泛
- 文字中包括被研究对象和被观察的因素,不包括细节和结论
- 字句的次序适当,重要的字句应尽可能排在前边
- 合乎语法
精炼内容
- 内容方面是否有不必要的重复内容?
- 重要论点的论述是否充分,内容是否有遗漏?
- 各章内容的篇幅是否平衡?
- 是否符合撰写规范要求?
段落调整,逻辑梳理
- 是否某些段落太短或太长?
- 段落之间的逻辑是否连贯?
文句斟酌
- 是否有逻辑不连贯的、语法不通顺的句子?
- 是否有语义模糊、存在歧义的句子?
- 文字叙述是否简明扼要?是否有冗长、含义重复的句子?
充实实验
- 是否有足够的实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论点?
- 实验设计是否回答了自己想要验证的所有问题?
- 实验的评价是否公平、客观、合理?
- 是否有与最新的文献方法做实验对比?
- 是否有充分的实验结果分析?
- 从实验结果中是否有新的发现?
论文构成
题目
要求:中文题目不超过25个字,不设置副标题。
摘要
要求:500到1000字,一页纸。
中英文摘要。上面的要求可能是针对中文摘要的。
摘要要满足独立性和自含性:
- 独立性要求不依赖文章的内容,就能清楚论文的研究结果和结论
- 自含性要求不阅读全文,就能获得论文的主要信息
背景、目的和意义
字数不宜过多。
- 研究背景与意义
-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
- 论文针对的关键科学问题(包含问题陈述和动机,突出你要解决的问题的重要性》
- 使读者把握论文选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
主要研究内容
- 针对论文所要解决的核心,问题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
- 研究方法或手段,得到的结果和重要结论
- 使读者了解论文的研究思路、研究方案、研究方法或手段的合理性与先进性
研究工作部分的写法分为:
- 基础理论型,按照“研究内容,方法,结果”的顺序
- 工程应用型,按照“总体设计,核心算法/主要模块/实现平台、语言、工具,测试或应用效果”的顺序
简单概括总结
- 对主要结果和结论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概括
- 使读者快速获得论文成果的学术价值
关键词
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。把题目、摘要或论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重要实词挑选出来即可。
- 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专业技术词条(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)
- 5~6个关键词,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
- 中文关键字之间用分号
;
隔开,英文摘要用逗号,
隔开,最后一词之后不加标点符号
注意事项
- 不要写成流水账,或目录式的内容介绍
- 不要使用公式、图表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与术语
- 不要标注引用文献编号
- 不要包含作者主观性的评价
- 对背景、目的、意义、概念和一般性(常识性)理论叙述不要过多
- 不宜使用“我”、“你”、“他”等人称代词
- 名词术语要规范。对个别新术语或无中文译文的术语,可用外文,或在中文译文后加括号注明外文
- 关键词不是实词
- 关键词由过多单词组成
- 关键词中包含过多缩写
- 关键词在前言和题目中没有出现过
目录
- 章节标题要突出重点、简明扼要,要能反映论文的工作内容
- 单个标题字数应在15字以内
- 目录最多三级
- 摘要及目录的页码标号为罗马数字
- 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,必须采用时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
- 章节标题中不加标点符号
- 各章题序及标题用小4号黑体,其余用小4号宋体
- 硕士论文4到5章,除绪论外,各章后应有一节“本章小结”
- “关键技术”不单独作为一章,关键技术融入到设计和实现中介绍
正文
正文要求:60页左右(3-5万字),单面打印页眉全部为“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”
绪论
要求:3000~5000字
- 研究的课题背景、目的和意义
- 研究的理由、目的、背景,热点、前沿、共识问题。
- 研究理由包括国家资助项目等
- 国内外研究现状
- 涉及多个子领域,则分类综述
- 只涉及一个子领域,则按国内和国外综述
- 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成果
- 存在的不足或待深入研究的问题(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)
- 引用文献最多的章节
-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
- 提出问题,将问题的解决划分为若干阶段,从内容上拆分为若干章节
- 章节安排
- 章节内容关系图示,直观的展示本文研究内容,比如“本文研究框架”、“本文主要工作示意图”等
引文规范:
- 遵照 GB/T7714-2005
- 顺序标注
- 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,在文献序号的
[ ]
后标注引文页码 - 当提及的参考文献需要在文中直接说明时,则用小4号字与正文排齐,如
由文献[8,10-13]可知
- 尽量引用原始文献。当不能引用原始文献时,要将二次引用文献、原始文献同时标注
主体
分章叙述,硕士论文3到4章
- 一级标题小2号黑体,二级标题小3号黑体,三级标题4号黑体
- 正文小4号宋体,数字和英文用新罗马字体
- 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不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(孤行)
- 章序及章名居中排版,章序用阿拉伯数字,如“第1章 绪论”
- 各节、条题序顶格书写,与标题间空一格,下面阐述内容另起一段
- 排版时每一页下方不要留太多空白
- 本章小结是对各章研究内容、方法与成果的简洁准确的总结与概括,也是论文最后结论的依据
- 本章小结中不要出现图表和文献引用
参考:提出问题 -> 设计方案 -> 实验验证
- 文献综述(第二手数据)对问题系统论述和分析
- 设计研究框架,设计并论证模型或方案,模型或算法的实现,突出本文创新或改进
- 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(第一手数据),结果分析或建议,改进措施等
正文中的公式:
-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
- 公式居中排版,式
(1-1)
靠右侧排版 - 不能用文字形式表示等式
- 公式较长时最好在等号“=”处转行
- 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代号应给予注释
- 方程简化
为
后只有一个公式,不用冒号;式中
说明项较少,无须添加冒号 - 当“为、证明、例如、定义、方程”等后面的公式较多或为方程组时,用冒号提示下文
- 当式中说明项较多时(≥3),“式中”后加冒号统领后面的符号说明项
正文中的插图:
- 除每章的最后一页,论文中不出现占整页纸 1/3 以上的空页
- 对于文章内容结构图,先在纸上手绘大框,方便设计、修改,定型后,在用专业工具绘画,以节省时间
- 对于柱状图、折线图等,颜色的优先级为黑白色 > 灰色或阴影 > 彩色
- 对于性能分析、对比图等,尽量解释说明图的形成原因
- 图注的字体: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,汉字用宋体,罗马字用Symbol,图注字号统一用8磅(6号)
- 图的质量一般是300dpi以上,使用高质量非压缩的图片,尽量是PNG格式的,不用jpg格式的
- 图序按章编排
- 插图的文字居中,字体为5号宋体(当字数较多时可用小5号字,以清晰表达为原则,但在一个插图内字号要统一)。用中、英文两种文字居中书写,中文在上
- 图中若有分图时,分图题置于分图之下或图题之下,可以只用中文书写,分图号用a)、b)等表示,每个图均有图题
- 分图过多在一页内安排不下时,可转到下页,总图题只出现在下页
- 插图应随文给出,先见文字,后见插图,即放在引用该插图的文字自然段之后。如“见图1-1”、“如图1-1所示”等
- 程序流程图遵照 GB1526-89 标准规定
- 引用文献中的图时,除在正文文字中标注参考文献序号以外,还必须在图题的右上角标注参考文献序号
- 坐标图中,坐标线均用细实线,粗细不超过图中曲线,如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,要注明坐标单位
还有算法原理示意图、算法伪代码描述、原理框架图。
正文中的插表:
- 表序按章编排,用短横线(表6-1,非表6.1)
- 每个表格都要有表题,表题(由表序和表名组成)置于表上,用中、英文两种文字居中排写,中文在上
- 表格为三线表,不加左、右边线。表宽最好与页眉长度相同。注意三线表竖读的特性
- 插表应随文给出,先见文字,后见插表,即放在引用该插表的文字自然段之后。如“见表1-1”、“如表1-1所示”等
- 引用文献中的表格时,除在正文文字中标注参考文献序号以外,还必须在中英文表题的右上角标注参考文献序号
- 不能在同一页显示时,要写上(续表),可采用续表形式移入下一页
- 表中同类数据,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,多数情况下数值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即可


实验结果分析:
- 给出的数据必须真实可靠
- 实验环境、条件、参数、过程要描述清楚,能够复现
- 实验结果比较时,先提及实验组,再提及对照组
- 实验结果比较时,不应使用形容词
- 在衡量中心趋势之后,应采用表示离散程度的衡量标准,或者使用统计检验方法(差异显著性检验)
注意事项:
- 研究结果只是简单的罗列,而没能把里面的关系弄清楚
- 实验部分说做了某某研究,但是,在研究结果中就完全没有看到这些结果
- 只是罗列实验结果,没有讲为什么做这个实验
- 缺少对实验结果尤其是不好的实验结果的深入分析
- 简单列出结果,几乎没有任何分析和讨论,分析和讨论部分应占到三分之一左右。
对三分之一存疑,正文的三分之一?
结论
要求:硕士论文1到2页。
摘要 | 结论 |
---|---|
是给没有看全文的人看的 目的是吸引读者 | 是给看过全文的人看的 目的是让已阅读全文的读者记 住一些要点 |
独立阅读的文本,不能包含需 翻越论文才能理解的符号和编 号 | 允许适当出现对章节、图表、 公式和参考文献等的引用 |
突出当前做了什么及其意义 | 指出当前工作的不足以及未来 还可以做什么 |
结论是工作成果的总结,作为论文正文的最后一章单独排写,但不加章号。由四部分内容组成 :
- 简明扼要地重申论文研究内容的重要性
- 逐条总结你的主要工作成果及其创新性
-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,与引言相呼应。例如,绪论中提出了“全球变暖导致火灾增加吗”这一要回答的问题,通过研究,给出了“全球变暖只是火灾频率增加的一个原因”的结论
- 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给出科学、准确的评价,分(1)、(2)、……条目列出提出了什么方法、得出了什么结论等
- 论文工作有什么不足
- 概述未来的研究可能性
注意事项:
- 不要写工作的目的和意义
- 不是对论文中各章小结的简单重复
- 常识性的结果或重复他人的结果不应作为结论
- 成果部分不要罗列过多,最多不要超过5条
- 不要出现实验数据
- 不要出现公式及推导过程
- 不要出现插图和表格
- 通常不再引用参考文献
- 措辞要准确、严谨,不能模棱两可。不能使用“大概”、“或许”、“可能是”等词语。不应有解释性词语,而应直接给出结果
参考文献
要求:不少于40篇(网上文献和书籍不算在内),外文不少于20篇。近五年的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总数的1/3,并应有近两年的文献。
图书类文献引用格式 序号 作者.书名.版次.出版者,出版年:引用部分起止页
,第一版可省略版次。
[1] 唐绪军. 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[M]. 北京:新华出版社,1999:117-121.
[2] O'BRIEN J A.Introductio to information systems[M].7 th ed.Burr Ridge,Ⅲ:Irwin,1994:33-39.
翻译图书类文献引用格式 序号 作者.书名.译者.版次.出版者,出版年:引用部分起止页
,第一版可省略版次。
[1] 霍斯尼 R K. 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[M]. 李庆龙,译. 北京:中国仪器出版社,1989:32-35.
[2] 迈克尔·哈里森,帕特里克·沃尔德伦.经济数学与金融数学[M].谢远涛,译.2版.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12:235-236.
期刊类文献引用格式 序号 作者.文章名.学术刊物名.年,卷(期):引用部分起止页
。
[1] 吴伟国.面向作业与人工智能的仿人机器人研究进展[J].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,2015,47(7):1-19.
[2] Kanamori H. Shaking Without Quaking[J]. Science,1998,279(5359):2063-2064.
[3] Christine M. Plant Physiology: Plant Biology in the GenomeEra[J/OL]. Science,1998,281:331-332[1998-09-23].http://www.sciencemag.org/cgi/collection/anatmorp.
会议类文献引用格式 序号 作者.文章名.编者名.会议名称,会议地址,年份.出版地,出版者,出版年:引用部分起止页
。
[1] 张佐光,张晓宏,仲伟虹,等. 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[C]//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(下册). 北京:世界图书出版公司,1996:410-416.
[2] PETROWSKI A. A clearing procedure as a niching method for genetic algorithms [C]// Proc 3rd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. Piscataway, NJ: IEEE Press, 1996: 798-803.
学位论文类引用格式 序号 研究生名.学位论文题目.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.答辩年份:引用部分起止页
。
[1] 金宏. 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[D]. 北京: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学科博士学位论文,1998:60-63.

致谢
- 导师
-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
- 合同单位、资助和支持的企业、组织或个人
- 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的组织或个人
- 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
- 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、图片、文献、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
- 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个人
附录
需要收录于学位论文,但又不适合书写在正文中的附加数据、资料、详细公式推导等有特色的内容。序号采用“附录1”、“附录2”等。